致剛剛踏上社會的大學生:不批評,不責怪,不抱怨
大學生剛剛踏上社會,有許多人情世務都不會處理,甚至仍然和在家中、在學校一樣,做什么,說什么都比較隨便,尤其在待人處世方面不考慮后果及影響。工作時間不久往往就有許多抱怨和不滿,有的甚至憤然辭職。一朋友的孩子過五關斬六將好不容易進了一家心怡的公司,然而工作不到一個月就跟我朋友說想換工作,朋友問他為什么?他也不多說,只說公司太復雜,不是他想象的那樣。再細究,他才說出緣由:部門領導老是批評他,說他這個不好那個也不好;由于領導經常在公開場合批評他,部門同事也不太接近他,甚至不理睬他,他覺得在不滿里面很孤立。
其實,這只是孩子自己的感覺,并不是真實的原因,經過朋友在該公司的其他朋友的了解,原來該同學進公司后做事情比較粗糙,且說話比較橫,覺得自己名牌高校畢業,什么事情都不在話下,同時,還在言語中看不起部門其他人,甚至連部門領導也看
卡耐基說過:“如果你想學會待人處事,那么就請你記住三大原則:不批評,不責怪,不抱怨。只有不夠聰明的人才批評、指責和抱怨別人。”
我們總是可以輕易地看見他人的失敗、錯誤和缺點,而且忍不住提出批評和建議。殊不知,即使你是對的,你也會對他人造成傷害,或者已經替自己樹立了一個敵人。所以,不要隨便抱怨同事,更不要批評、指責同事。
富蘭克林在年輕的時候并不出眾,可是后來成為極有手腕的外交家。他成功的秘訣正是:“我不說任何人的不好!”
《圣經》里說過:“不要批評別人,免得將來也被別人批評。”人各有別,不了解對方,就不能站在對方的角度去看問題,誤會就是這樣產生的。千萬不要隨便去批評別人,話一出口就意味著傷害。
要想與同事和諧相處、友好合作,就要把握好語言的分寸,注意克制自己。往往一次草率的、直白的批評會讓你失去一個朋友,失去一個事業上的合作伙伴。況且,直白的批評會讓他人覺得丟了臉面,自尊心受到了侮辱,最終造成雙方不歡而散、難以收拾的局面。
沒有十全十美的人。每當你忍不住要批評別人時,先想一想自己在這種情況下會怎樣做,同時記住下面幾句話:
(1)不要批評你不了解的人,先控制自己的情緒;
(2)不要批評別人的行為,先站在別人的角度想想;
(3)即使要批評,最好先加以肯定;
(4)如果你經常批評別人,為什么不試著多贊美別人?
所以,讓我們盡量去了解別人,而不要用責怪的方式;盡量設身處地去想一想——他們為什么不去做?他們為什么要這樣做而不那樣做?善解人意比起批評責怪要有益得多,而且讓人心情舒暢,更容易接受你的觀點。
(www.zhidao161.com)
在工作中,我們身邊充斥著各種各樣的抱怨:抱怨薪水與付出不相符,抱怨績效考核不公正.抱怨領導不識才,抱怨公司制度不規范……唯獨沒有人抱怨自己:我為什么有這么多抱怨?把抱怨變成善意的溝通,把抱怨變成合理的建議,把抱怨變成積極的行動......
讀《不抱怨、不折騰、不怠慢》心得體會7月末,我們這批剛畢業的大學生開始了在秦皇島的入職培訓,在報道的當天我們每個人就收到了肖總送給我們的禮物,他把《不抱怨、不折騰、不怠慢》這本書推薦給我們,在領導的關懷和期許下,我認真地通讀了整本書,得出了自己的一些心得體會。在每個人的一生中,都必然要工作,在工作中發展自己,每個人都希望實現自己的美好愿望和理想,但他需要一輩子的奮斗才可能得以實現。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難免要遭遇很多挫折和失敗或不盡如人意的事情。每當這時侯,有些人便不能正確對待,產生不滿,引發很多牢騷和抱怨,一味的瞎折騰,怠慢工作。職場中,什么樣的員工才是最好的員工?我們的答案是:一個站在最高的角度看待工作,一個最能夠理解公司的處境,一個明確公司的使命、上司的意圖,一個最善于團隊合作的員工,就是最優秀的員工。抱怨、折騰、怠慢,這是員工的三種“職業病”,將會形成公司的三種“企業病”
本文來自 精品文庫網(www.onqlf.tw),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