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 [摘要]針對高校基層團組織的團員意識淡化、團組織凝聚力弱化、團組織生活不健全等現狀,筆者提出了在新的時期通過建立特稱團支部、重視團務工作者的組成、健全基層團支部組織生活、加強團員意識、開展適應時代的團學活動等方法加強高校基層團組織的建設,使得高校團組織在基層的工作開展順利并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
[摘要]針對高校基層團組織的團員意識淡化、團組織凝聚力弱化、團組織生活不健全等現狀,筆者提出了在新的時期通過建立特稱團支部、重視團務工作者的組成、健全基層團支部組織生活、加強團員意識、開展適應時代的團學活動等方法加強高校基層團組織的建設,使得高校團組織在基層的工作開展順利并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 [關鍵詞]高校基層團組織大學生團員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簡稱共青團)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先進青年的群眾組織,是廣大青年在實踐中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學校,是中國
內容摘要: 為擴大共青團在進城務工團員青年中的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充分發揮團組織的生力軍和突擊隊作用,團重慶市委主要針對在流入地有相對穩定工作或居所的進城務工團員,采取由務工團員所在單位、鄉鎮和街道(社區)團組織負責建立團組織并進行相應管理的辦法,切實在進城務工團員中加強基層團組織建設,取得初步成效。其主要做法是:
為擴大共青團在進城務工團員青年中的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充分發揮團組織的生力軍和突擊隊作用,團重慶市委主要針對在流入地有相對穩定工作或居所的進城務工團員,采取由務工團員所在單位、鄉鎮和街道(社區)團組織負責建立團組織并進行相應管理的辦法,切實在進城務工團員中加強基層團組織建設,取得初步成效。其主要做法是:
一、抓好組織建設
根據進城務工團員在地區、行業、單位之間流動的實際狀況,探索形成了因地制宜、形式多樣、科學合理、行之有效的建團方式。獨立建團:進城務工青年中有團員3人以上的,可建立團支部,人數較多的,可根據工作需要成立團總支或團委。聯合建團:團員人數較少或暫不具備獨立建團條件的,本著就近就便的原則,采取企業聯合、行業聯合等方式建立團組織。依托建團:團員人數較少的,依托務工團員所在企業、社區及務工地所在團組織,通過掛靠建立團組織。
二、抓好隊伍建設
以團干部選拔配備為重點,努力培養造就一支忠誠黨的事業、熱愛團的崗位、竭誠服務青年的進城務工團干部隊伍。著重選拔政治思想過硬、團員青年擁護、務工企業或所在社區認可的團員擔任務工青年團組織負責人。進城務工青年居住地較固定的,探索由社區管理人員擔任團組織負責人。在有條件的地方,試行直接選舉進城務工青年團組織負責人。同時,加強對新任團干部的業務培訓,逐步提高進城務工團干部的整體素質和工作水平。
以廣泛開展增強共青團員意識主題教育活動為契機,努力培養造就一支能夠發揮模范帶頭作用的進城務工團員隊伍。以主題實踐活動為載體,充分發揮團員的主體作用,以“我是團員我光榮”為主題,積極開展“舉團旗、唱團歌、學團章、戴團徽、過團日、上團課”和“務工團員先進性標準大討論”等活動,不斷增強進城務工團員的政治意識、組織意識和模范意識,提高進城務工團員隊伍的整體素質。在大力開展主題教育活動的同時,認真做好基礎性團務工作。流入地團組織對負責管理的進城務工團員進行全面登記造冊,保證他們及時參加團的組織生活和活動,積極推薦優秀進城務工團員作為黨的發展對象,不斷向黨組織輸送新鮮血液。同時結合實際認真做好在進城務工青年中發展團員的工作,不斷鞏固和壯大進城務工團員隊伍。
三、抓好制度建設
按照靈活、適用、操作性強的原則,積極推進組織制度創新,建立和完善了進城務工團員管理、團組織建設等各項制度。登記建檔制度:摸清本地進城務工團員青年的數量、流向、活動特點,逐人建檔立卡,作到“五個掌握”,即:掌握團員基本情況、掌握所從事職業、掌握流出地址、掌握聯系辦法、掌握返回家鄉時間,建立起詳細規范的進城務工青年管理臺帳。定期走訪制度:流入地團組織定期走訪進城務工青年團組織,及時發現掌握有關情況,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問題,同時,經常與進城務工青年團組織溝通情況,切實把進城務工青年團組織納入本級團組織的規范化管理中。組織生活制度:流入地團組織對進城務工團員青年進行集中培訓,進城務工團員每年至少以書面形式向團支部匯報一次思想工作情況,匯報材料存入本人團籍檔案。聯系人制度:流入地團組織指定一名責任心強的團員或團干部與進城務工團員青年結對聯系,負責向務工團員青年傳達團支部活動安排以及對他們的要求。
四、抓好機制建設
流入地團組織和流出團組織緊緊圍繞共青團的根本任務和基本職能,研究和把握進城務工團員青年的特點和規律,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一套富有效能的運行機制。齊抓共管的領導機制:積極爭取黨委的重視和支持,在有條件的地方,由黨委牽頭,組織部、工會、團委、勞動、民政、公安等部門參與,成立相應的領導小組,形成領導合力,指導工作開展。以人為本的服務機制:流入地團組織根據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經常關心進城務工團員青年的就業、學習、生活狀況,在法律咨詢、用工信息、子女入學等方面向他們提供服務;流出地團組織組織志愿服務隊為外出務工青年家庭提供助耕幫扶等服務,幫助他們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形式多樣的培訓機制:流入地團組織、流出地團組織會同農業、勞動和社會保障、教育等單位,圍繞權益保護、法律知識、城市生活常識、尋找就業崗位、提高就業技能等內容,靈活開展有針對性的培訓活動。爭先創優的激勵機制:流入地團組織、流出地團組織將進城務工團員管理和團組織建設納入“三級聯創”活動之中,廣泛開展創建五四紅旗團委、五四紅旗團支部活動,逐步擴大創建單位在基層團組織的覆蓋面,以創建促團建,切實增強進城務工團組織的內在活力。
內容摘要:團的基層組織是團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擔負著直接組織青年、引導青年、服務青年、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把黨的要求和團的任務落實到團員青年的重要職責。當前,團的基層組織建設正面臨著青年分布失衡、凝聚力不足和工作乏力等挑戰,只有直面這些挑戰,切實加強和改進團的基層組織建設,才能從根本上增強基層團組織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影響力,才能進一步激勵廣大團員青年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苦練本領、提升技能,積極投身企業事業發展中,為全面完成企業各項工作任務作出應有的貢獻。
一、堅持以黨建帶團建為原則,逐步增強團組織的地位和作用
(一)黨建帶團建,充分體現以帶促建。團組織要緊緊依靠黨的領導,團的主題活動要與黨的中心工作緊密結合,積極爭取黨組織的全力支持,基層黨支部在制訂工作管理目標中,應把加強團建工作作為重要目標來設置,在制訂半年、全年工作計劃時,對團的工作應提出明確的要求。
(二)黨
本文來自 精品文庫網(www.onqlf.tw),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