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
[摘要]目的:應用彩色M型多普勒(CMM)和組織多普勒成像(DTI)等方法評價高血壓患者的左室舒張功能,探討CMM和DTI評價左室舒張功能的臨床價值。方法:根據舒張早期和晚期二尖瓣口血流峰值速度比值(E/A)將30例高血壓患者例分為三組:高血壓Ⅰ組(20例)E/A<1,和高血壓Ⅱ組(10例)E/A≥1,正常對照組20例。應用CMM測量左室舒張早期血流播散速度(FPV);應用DTI分析二尖瓣環的舒張早期運動速度(Ve)、舒張晚期運動速度(Va)。結果:高血壓Ⅰ組和Ⅱ組的左室舒張早期血流播散速度(FPV)、二尖瓣環舒張早期峰值速度Ea、Ve/Va與正常對照組相比均有明顯下降(P<0.05)。結論:在評價左室舒張功能異常時,二尖瓣血流頻譜可能出現假性正常現象;FPV、Ve、Ve/Va是綜合評價左室舒張功能的有效指標。
[摘要]目的:應用彩色M型多普勒(CMM)和組
內容摘要:多普勒
1資料與方法
多普勒
1資料與方法
1.1研究對象分為心衰組和對照組:(1)心衰組:55例患者,診斷符合以下條件:①紐約心功能分級:Ⅱ~Ⅳ級;②左室射血分數(LVEF)<40%;③無其他嚴重的合并疾病。(2)對照組:25例健康人,性別、年齡與心衰組匹配。
1.2研究方法常規獲取標準心尖四腔切面及心尖兩腔切面,采用多普勒組織成像技術測量左室室間隔、側壁、下壁及前壁所對應的二尖瓣環運動速度,分別記錄其收縮期峰值速度、舒張早期及舒張晚期峰值速度,并取其平均值。在二維超聲心動圖左室長軸切面上,用M型超聲技術測得左室的EF值。
1.3統計與分析應用SPSS10.0統計軟件整理各項計量數據,以x±s表示,兩組之間的均數比較采用t檢驗,直線相關分析方法用于檢驗兩組數間相關性。
2結果
2.1患者的一般資料心衰患者男性35例,女性20例,平均年齡(58±13.1)歲。左室射血分數(LVEF)為15%40%(中位數29%)。對照組男性15例,女性10例,平均年齡(56±11.5)。左室射血分數(LVEF)為66%~80%(中位數71%)。
2.2心衰組與對照組相比,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二尖瓣環收縮期峰值速度及舒張早期峰值速度均明顯降低,P<0.001。見表1。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射血分數(EF)明顯降低(29%)。二尖瓣環收縮期峰值速度與EF具有良好的相關性(r=0.59;P<0.001)。表1兩組患者二尖瓣環速度的比較
內容摘要:作者:韋翊徐婷樊靜徐建新陶梢櫻
作者:韋翊徐婷樊靜徐建新陶梢櫻
新生兒窒息是新生兒時期的常見病,窒息可引起心臟功能的改變,作者通過多普勒組織成像法(DopplerTissueImaging,TDI)測定二尖瓣環前葉舒張期的運動速度變化,評價窒息新生兒左心舒張功能的變化,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作者收集本院兒科2003年10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足月窒息新生兒62例,根據出生1min時Apgar評分分成重度窒息組(Apgar評分≤3)31例,男17例,女14例;其中9例表現為呼吸增快、呼吸窘迫,7例有雙下肢水腫、皮膚蒼白、四肢末端發涼,心電圖有改變11例,其中4例偶發室早、7例ST-T壓低。輕度窒息組(Apgar≤7)31例,男15例,女16例;其中5例表現為一過性呼吸增快,6例一過性ST-T壓低。同時期本院產科出生
本文來自 精品文庫網(www.onqlf.tw),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