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
無創通氣;COPD并發呼吸衰竭;護理
無創通氣是不需要建立有創人工氣道而進行的輔助機械通氣,體積小、重量輕、安全、有效、舒適和方便,能夠隨時使用或終止,可降低呼吸及相關性肺炎的發生,操作更安靜,護理更方便,減少護理并發癥,且醫療花費少[1]。在呼吸內科機械通氣治療中廣泛應用。
無創通氣;COPD并發呼吸衰竭;護理
無創通氣是不需要建立有創人工氣道而進行的輔助機械通氣,體積小、重量輕、安全、有效、舒適和方便,能夠隨時使用或終止,可降低呼吸及相關性肺炎的發生,操作更安靜,護理更方便,減少護理并發癥,且醫療花費少[1]。在呼吸內科機械通氣治療中廣泛應用。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科2003年9月至2006年6月住院的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發作并發Ⅱ型呼吸衰竭的診斷,在傳統治療的基礎上應用無創機械通氣治療的患者82
內容摘要:
機械通氣肺源性心臟病呼吸衰竭護理
肺源性心臟病伴呼吸衰竭的病人易引起酸堿失衡及低氧血癥,嚴重者出現意識障礙甚至昏迷。及時行氣管插管,采用呼吸機輔助呼吸,能有效改善病人的缺氧狀況,便于將氣管內痰液吸出,保證了呼吸道的通暢,提高了搶救成功率。
機械通氣肺源性心臟病呼吸衰竭護理
肺源性心臟病伴呼吸衰竭的病人易引起酸堿失衡及低氧血癥,嚴重者出現意識障礙甚至昏迷。及時行氣管插管,采用呼吸機輔助呼吸,能有效改善病人的缺氧狀況,便于將氣管內痰液吸出,保證了呼吸道的通暢,提高了搶救成功率。
1臨床資料
2005~2008年我院收治肺源性心臟病并呼吸衰竭患者9例,其中男7例,女2例,年齡64~76歲,氣管插管時間為2~5天。5例治愈出院,2例死亡。
2護理體會
2.1插管前做好物品準備工作
包括呼吸機、吸痰器、血氧飽和度監護儀、氧氣、氣管插管用物、急救藥品。給家屬及清醒病人作好解釋,使其積極配合搶救。插管過程中密切觀察病人的血氧飽和度、血壓、心率等,發生異常立即處理。
2.2備好呼吸機裝備
觀察呼吸機的各項工作參數,如潮氣量、呼吸比、呼吸頻率、氣道壓力、吸氧濃度,檢查各管道連接是否緊密,發現異常及時調整,保持各基項數在正常范圍。
2.3保持氣道通暢
(1)吸痰。病人氣管內分泌物較多應及時吸痰,保持氣道通暢。吸痰前吸入高濃度氧2~3min,檢查吸痰器壓力是否正常。吸痰管選用管端有3~4個開口的硅膠管,每次吸痰時間不超過15s。吸痰動作要輕柔,采用旋轉式上提的方法。若口腔內分泌物較多,先吸口腔,更換吸痰管后再吸氣管。每2h翻身拍背1次,使痰液松動容易排出。對神志清醒的病人,可將氣管插管與呼吸機分離,鼓勵病人自行咳出。
(2)氣道濕化。插管后進入肺內的氣體失去了上呼吸道的加濕加溫及過濾作用,使呼吸道分泌物干燥結痂,纖毛運動減弱而產生氣管阻塞。因此,充分濕化是非常必要的,如室內的濕度應保持在60%左右,同時氣管內滴入用生理鹽水50ml加慶大霉素4萬u、α糜蛋白酶4000u、地塞米松5mg配成的濕化液,用剪去針頭的無菌頭皮針固定于氣管插管內定時滴入,每分鐘3~5滴持續滴入,24h滴入量不超過200ml。
2.4預防感染
室內應定時通風,每日紫外線照射1h,地面用0.5%的“84消毒液”擦2次,保持空氣清潔,吸痰時要嚴格無菌操作,吸痰管、呼吸機連接管、氧氣溫化瓶每日消毒更換,吸引器、引流瓶及管道每日清潔消毒。
2.5撤機
病情穩定后可間歇停用呼吸機,停機時采用低流量氧療,嚴密觀察生命體征變化,若血氧飽和度低于90%不能停機。開始時白天停用1~2h,觀察病人變化可延長停機時間,夜間睡眠時用呼吸機輔助呼吸,停機觀察24h無明顯缺氧現象可考慮拔管。
2.6其它
做好口腔及皮膚護理,加強營養支持療法,靜脈補充營養,如脂肪乳、白蛋白、血漿等。必要時插胃管給鼻飼,以增強抵抗力。做好宣教工作,消除焦慮緊張情緒,耐心教會病人用手勢、搖頭或點頭等方法表達自己的需求,以便及時與病人交流,使其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為早日康復贏得時間。
內容摘要:作者:張碧濤,王薇,吳克烽,李懿
作者:張碧濤,王薇,吳克烽,李懿
目的探討如何合理進行機械通氣,提高呼吸衰竭的搶救成功率。方法對NICU收治的72例因呼吸衰竭而予機械通氣的新生兒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經機械通氣治療后,患兒的通氣情況顯著改善,尤其是氧合指數(OI)幾乎恢復正常水平。治愈56例,占77.78%。結論合理使用呼吸機是提高新生兒呼吸衰竭搶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的關鍵。
嬰兒,新生;呼吸功能不全;通氣,機械
機械通氣是治療各類呼吸衰竭的主要手段。臨床醫生需熟練掌握其使用技巧及靈活調整呼吸機參數,才能讓機械發揮最好功效,及時搶救患者生命。為探討如何合理使用呼吸機,對我院NICU2004年1月~2006年4月收治的機械通氣患兒的治療方法與療效分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對象選自2004年1月~2006年4月我院N
本文來自 精品文庫網(www.onqlf.tw),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