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
論文摘要:受限空間作業危險有害因素多,容易發生事故,一旦發生事故施救難度大,盲目施救或救援方法不當,又容易造成傷亡擴大。分析受限空間作業危險有害因素,按照3E原則,制定了相應的技術、教育、管理對策。
論文摘要:受限空間作業危險有害因素多,容易發生事故,一旦發生事故施救難度大,盲目施救或救援方法不當,又容易造成傷亡擴大。分析受限空間作業危險有害因素,按照3E原則,制定了相應的技術、教育、管理對策。 論文關鍵詞:受限空間;3E對策;有害因素 1引言 受限空間是指封閉或部分封閉,進出口較為狹窄,未被設計為固定工作場所,自然通風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質積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間。 受限空間分為三類: (1)密閉設備:如船艙、貯罐、車載槽罐、反應塔(釜)、冷藏箱、壓力容器、管道、煙道、鍋爐等; (2)地下受限空間:如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
內容摘要:
論文摘要:受限空間作業危險有害因素多,容易發生事故,一旦發生事故施救難度大,盲目施救或救援方法不當,又容易造成傷亡擴大。分析受限空間作業危險有害因素,按照3E原則,制定了相應的技術、教育、管理對策。
論文摘要:受限空間作業危險有害因素多,容易發生事故,一旦發生事故施救難度大,盲目施救或救援方法不當,又容易造成傷亡擴大。分析受限空間作業危險有害因素,按照3E原則,制定了相應的技術、教育、管理對策。
論文關鍵詞:受限空間;3E對策;有害因素
1引言
受限空間是指封閉或部分封閉,進出口較為狹窄,未被設計為固定工作場所,自然通風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質積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間。
受限空間分為三類:
(1)密閉設備:如船艙、貯罐、車載槽罐、反應塔(釜)、冷藏箱、壓力容器、管道、煙道、鍋爐等;
(2)地下受限空間:如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倉庫、地下工程、暗溝、隧道、涵洞、地坑、廢井、地窖、污水池(井)、沼氣池、化糞池、下水道等;
(3)地上受限空間:如儲藏室、酒糟池、發酵池、垃圾站、溫室、冷庫、糧倉、料倉等。
據有關部門統計,2001年至2009年,我國在受限空間中作業因中毒、窒息導致的一次死亡3人及以上的事故總數為668起,死亡人數共2699人,每年平均300多人。因此,有針對性的分析受限空間作業危險有害因素,制定相應的技術、教育、管理對策是十分必要的。
2受限空間作業危險、有害因素分析
本文按照國標GB/T13861-2009《生產過程危險和有害因素分類與代碼》,將受限空間作業過程中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分為四大類: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環境因素、管理因素。
2.1人的因素
2.1.1作業人員因素
作業人員應該不了解在進入期間可能面臨的危害;不了解隔離危害和查證已隔離的程序;不了解危害暴露的形式、征兆和后果;不了解防護裝備的使用和限制,如測試、監督、通風、通訊、照明、預防墜落、障礙物、以及進入方法和救援裝備;不清楚監護人用來提醒撤離時的溝通方法;不清楚當發現有暴露危險的征兆或癥狀時,提醒監護人的方法;不清楚何時撤離受限空間,可能導致事故發生。
2.1.2監護人員因素
監護人不了解在作業人員在進入期間可能面臨的危害;不了解人員受到危害影響時的行為表現;不清楚召喚救援和急救部門幫助進入者撤離的方法,就不能起到監督空間內外活動和保護進入者安全的作用。
2.2物的因素
2.2.1有毒氣體
受限空間內可能會存在很多的有毒氣體,既可以是在受限空間內已經存在的,也可能是在工作過程中產生的。聚積于受限空間的常見有害氣體有硫化氫、一氧化碳、甲烷、沼氣等,這些都對作業人員構成中毒威脅。
(1)硫化氫(H2S)是無色氣體,有特殊的臭味(臭雞蛋味),易溶于水;比重比空氣大,易積聚在通風不良的城市污水管道、窨井、化糞池、污水池、紙漿池以及其他各類發酵池和蔬菜腌制池等低洼處(含氮化合物例如蛋白質****分解產生)。硫化氫屬窒息性氣體,是一種強烈的神經毒物。硫化氫濃度在0.4mg/立方米時,人能明顯嗅到硫化氫的臭味;70~150mg/立方米時,吸入數分鐘即發生嗅覺疲勞而聞不到臭味,濃度越高嗅覺疲勞越快,越容易使人喪失警惕;超過760mg/立方米時,短時間內即可發生肺水腫、支氣管炎、肺炎,可能造成生命危險;超過1000mg/立方米,可致人發生電擊樣死亡。
(2)一氧化碳(CO)是無色無臭氣體,微溶于水,溶于乙醇、苯等多數有機溶劑;屬于易燃易爆有毒氣體,與空氣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熱能引起燃燒爆炸。一氧化碳在血中易與血紅蛋白結合(相對于氧氣)而造成組織缺氧。輕度中毒者出現頭痛、頭暈、耳鳴、心悸、惡心、嘔吐、無力,血液碳氧血紅蛋白濃度可高于10%;中度中毒者除上述癥狀外,還有皮膚粘膜呈櫻紅色、脈快、煩躁、步態不穩、淺至中度昏迷,血液碳氧血紅蛋白濃度可高于30%;重度患者深度昏迷、瞳孔縮小、肌張力增強、頻繁抽搐、大小便失禁、休克、肺水腫、嚴重心肌損害等。
2.2.2氧氣不足
受限空間內的氧氣不足是經常遇到的情況。氧氣不足的原因很多,如被密度大的氣體(如二氧化碳)擠占、燃燒、氧化(比如生銹)、微生物行為(如老鼠分解)、吸收和吸附(如潮濕的活性炭)、工作行為(如使用溶劑、涂料、清潔劑或者是加熱工作)等都可能影響氧氣含量。作業人員進入后,可由于缺氧而窒息,而超過常量的氧氣可能會加速燃燒或其他的化學反應。
2.2.3可燃氣體
在受限空間中常見的可燃氣體包括:甲烷、天然氣、氫氣、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等。這些可燃氣體和蒸氣來自于地下管道間泄漏(電纜管道和城市煤氣管道間)、容器內部殘存、細菌分解、工作產物(在其內進行涂漆、噴漆、使用易燃易爆溶劑)等等,如遇引火源,就可能導致火災甚至爆炸。在受限空間中的引火源包括:產生熱量的工作活動、焊接、切割等作業、打火工具、光源、電動工具、電子儀器,甚至靜電。
2.3環境因素
過冷、過熱、潮濕的受限空間有可能對人員造成危害;在受限空間時間長了以后,會由于受凍、受熱、受潮,致使體力不支。
在具有濕滑的表面的受限空間作業,有導致人員摔傷、磕碰等的危險。進行人工挖孔樁作業的事故現場,有坍塌、墜落,造成擊傷、埋壓的危險。清洗大型水池、儲水箱、輸水管(渠)的作業現場有導致人員遇溺的危險。作業現場電氣防護裝置失效或誤操作,電氣線路短路、超負荷運行、雷擊等等都有可能發生電流對人體的傷害,而造成傷亡事故的危險。
2.4管理因素
安全管理制度的缺失、有關施工(管理)部門沒有編制專項施工(作業)方案、沒有應急救援預案或未制定相應的安全措施、缺乏崗前教育及進入受限空間作業人員的防護裝備與設施得不到維護和維修,是造成該類事故發生的重要原因。未制定受限空間作業的操作規程、操作人員無章可循而盲目作業、操作人員在未明了作業環境情況下貿然進入受限空間作業場所、誤操作生產設備、作業人員未配置必要的安全防護與救護裝備等,都有可能導致事故的發生。
內容摘要:
目的分析異位妊娠(EP)發病的相關危險因素,總結相應的護理預防對策。方法以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本院治療的56例異位妊娠患者相關資料為病例組,選擇同時期在本院就診治療的100例正常妊娠患者資料為對照組,進行“病例—對照”分析研究。結果異位妊娠發病的危險因素包括:不孕史,盆腔炎史,放置宮內節育器(IUD),異位妊娠史,性傳播疾病(STD),主動吸煙(≥10支/日)以及服用緊急避孕藥等。但被動吸煙及主動吸煙(10支/日)(p>0.05)并沒有增加異位妊娠的發病率。結論盆腔炎史,異位妊娠史,不孕史,IUD,服用緊急避孕藥,STD以及主動吸煙(≥10支/日)是異位妊娠發病的危險因素。采取有效的醫療護理措施及進行危險因素的宣教有助于減少異位妊娠的發病率。
目的分析異位妊娠(EP)發病的相關危險因素,總結相應的護理預防對策。方法以2007年1月至2010年
本文來自 精品文庫網(www.onqlf.tw),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