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星水力發電網訊:去年9月30日,緬甸總統吳登盛迫于國內民眾輿論的壓力,決定暫停由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投資的密松水電站的建設。然而,就在密松電站被叫停的幾天以前,緬甸的政府官員還在不斷的催促中國投資方加緊建設。人們非常不理解,為什么緬甸政府會突然做出如此出爾反爾的舉動呢
“內憂外困”阻礙密松項目
有專家分析認為密松項目的停建,主要是西方勢力遏止中國在東南亞地區影響力的真實寫照。古往今來,中緬兩國人民的胞波友誼源遠流長,中國與東南亞地區互利互惠的雙邊關系的一直得到穩定堅實的發展。西方勢力堅持遏制中國,反壩組織正好成為西方勢力遏制中國的棋子和急先鋒。有報道說,在緬甸總統發布聲明之時,緬甸外長吳溫納貌倫率代表團拜訪美國國會官員,意在解除美國對緬甸的經濟制裁。而美國國務院女發言人紐蘭說,歡迎緬甸政府暫停密松壩建設的決定。美國的維基揭秘網站也披露:美國向阻撓密松壩項目的團體提供了資助。英國《衛報》網站說,美國的一條外交電報顯示,美國駐仰光大使館資助了緬甸的一些公民社會團體,后者迫使政府暫停在伊洛瓦底江建設一座引人爭議的中國大壩。
還有專家認為主要是緬甸內部的民族矛盾,導致了工程的叫停。清華大學的歷史學者秦暉就曾發表過一篇“密松之惑”的長文,詳細地論述了克欽地方武裝與緬甸政府的矛盾。秦暉認為:“KIO主政的‘克欽第二特區’政府曾經相當積極,在引進中資開發水電方面他們甚至還可以說是先軀。但是一些中資公司目光短淺只抱粗腿,為巴結軍政府就拋棄了他們,對這種‘討好大朋友,出賣小朋友’的做派他們很生氣,也為此改變了對一些項目的態度。”
這種解釋表面上看有道理的,然而,卻似乎難以解釋緬甸政府叫停工程的行為。緬甸的地方武裝勢力雖然比較強大,但是,他們畢竟也還是承認緬甸政府的,所以,有關該地區的水資源開發問題,我們當然要首先尊重政府的意見。即使地方武裝對我們中國公司有意見,我們也沒有辦法。因為根據國際法的原則,我們要與鄰國打交道,只能在承認合法政府的前提下進行。按理說,即使緬甸現政府為了緩解矛盾討好克欽地方武裝,也用不著叫停該工程,只要把工程的一部份權利交給地方武裝就完全可以了。從這一點上看,地方武裝的壓力似乎也不可能是構成電站被政府叫停的主要原因。
根據上面的分析,我們發現國際政治的博弈和緬甸內部民族矛盾的斗爭,確實讓緬甸國內的相當一部分人,都具備了反對密松電站建設的動機。但是,盡管這種動機可能十分強烈,卻還不能公開的擺到桌面上來說。例如,無論什么人,他總不能如實的說,為了能討好西方國家,我們必須停止中國的援建的項目吧不過,一旦有了這種討好西方的心結,他可能更愿意相信和傳播那些密松項目不利于緬甸的社會、經濟和生態環境的傳言。
大壩“威脅論”煽動民眾情緒
首先,很多人都喜歡炒作密松水電開發一定會破壞緬甸的生態環境。但是,緬甸最著名的民主人士昂山素季女士卻在關于伊洛瓦底江的請愿書中,談到了伊江上游目前森林砍伐、水土流失,雨季洪水、旱季缺水等一系列生態環境已經遭受極大破壞的現狀。然而,她可能沒有意識到,解決這一切生態環境問題的根本出路,只能是進行水利水電開發。例如,雨季的洪水與旱季的缺水,是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造成的。目前人類社會解決這一問題還沒有別的辦法,只有通過建造水庫,把雨季的洪水存儲下來,留到旱季里使用。正因為如此,現在世界各國水電開發程度越高的國家和地區的生態環境越好,經濟越發達,社會越進步。所以,根據昂山素季的呼吁,盡快地開發建設密松水電站,才是科學的保護緬甸伊洛瓦底江生態環境的最重要舉措。
此外,密松大壩的安全是影響緬甸民眾情緒的重要因素。一些密松電站一旦垮壩之后將會如何可怕的宣傳,非常聳人聽聞。不過,誰都不能否認,這些人命關天的致命威脅,可以用到世界上的任何一座大型水壩上去。然而,迄今為止全世界所有的發達國家,卻全都無一例外的仍然采用大型水庫蓄水的辦法解決各國的水資源矛盾和水電開發。事實證明,當代的科技已經使得大型水壩的安全性是絕對有保障的。緬甸也決不可能在發展經濟、保護生態的問題上,找出與世界文明完全背道而馳的例外選擇。
應該說,上述這些關于水電開發與生態環境的誤導宣傳,雖然有著很大的欺騙性,但還不是最致命的。因為,在緬甸的很多知識分子,也都知道現在世界各國普遍現實都是,水電開發程度越高的國家和地區的生態環境越好。
在密松電站的問題上,更能挑撥緬甸民眾情緒的,是關于中緬之間關系的一些的謊言。比如說:一些人喜歡拿密松電站建成之后,在BOT期間內,90%的電力將輸往中國來做文章,說這就是中國借機掠奪緬甸的資源。這安全是顛倒黑白的一派胡言。水能資源是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有著與化石能源完全不同的屬性。化石能源的總量是有限的,用一點就會少一點。而可再生能源的總量是時間的函數,總量無限,但是不能保存,你一天不用它就會流失掉。密松7級電站的水能資源大約相當于每年5000萬噸原煤,每年可減少一億噸二氧化碳的排放。如此豐富的清潔能源和巨大財富,晚開發一天,不僅是緬甸的巨大損失,絕對也是全人類的重大損失。
正確看待密松水電建設
凡是接觸過電力投資的人都知道,無論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電力投資的最重要保證是要拿到有市場保障的售電合同。緬甸政府之所以要找中國幫助開發緬甸的水能資源,也是看到了只有鄰近的中國,才能夠成為緬甸水電的可靠市場。加之中國政府也希望能用緬甸的清潔的水電,替代一部分煤炭發電,減少全球的二氧化碳排放。所以,就欣然接受了緬甸政府的幫助開發水電的要求。
為了能在投資緬甸水電的同時,解決好售電市場的難題,保障把緬甸豐富的水電開發出來之后,順利的銷售出去,中國企業必須要大幅度的增加投資。特地規劃建設一條從密松到中國廣州的特高壓輸電線路。即便如此,中緬之間的電力份額分配也不會是固定不變的,如果緬甸自留的10%免費電量用不了,可以打包賣給中國換取外匯。如果隨著發展,緬甸10%的電量不夠用了,也可以適當的增加緬甸的用電份額。
其實,這種根據緬甸的需要提供電力保障的情況,已經早有先例。瑞麗江一級水電站是中國在緬甸BOT合資建設的第一座水電站,裝機60萬千瓦,2006年12月簽署合資協議,按照瑞麗江一級電站的合資協議,緬方享有15%的免費電量,其余85%電量出口到中國。該電站2008年9月5日首臺機組投入商業運營后就開始向緬甸臘戌及曼德勒供電,2009年4月份全部6臺機組投產,3臺機組并入緬甸國家電網運行,達到該電站電量的50%。電力最遠送到了仰光,極大地改善了緬甸國家電網的供電能力。事實證明,中國協議吸納緬甸的水電決不是什么掠奪資源,而是要幫助緬甸形成穩固的電力市場,保證投資雙方的收益回報。
對于緬甸方面來說,伊江上游水電項目建成后,在特許經營期內,緬甸方面可以通過稅收、免費電量、股權分利等,獲取540億美元的直接經濟收益。項目移交后,緬甸政府不但可一次性再增加數百億美金的固定資產,并可再獲得上千億美元的運營收益。這個財富的總量,不會少于5000萬噸煤炭乘以40年。盡管如此,也有人曾挑撥說這些財富只對政府有利,與緬甸人民無關。先不說減排溫室氣體作用,關系到每個地球人的長遠利益,僅為密松工程配套建設的750公里公路和水文、氣象、地震觀測站網和一系列新興的城鎮,難道不能為改善當地民生創造良好的條件嗎在項目建設高峰期,僅工程本身的用工就將超過4萬人,能顯著增加當地就業機會。密松電站建成后,無疑將帶動起一座新興的城市,形成一個以密松大壩為中心的旅游勝地。周邊和緬甸的民眾無疑會受益無窮。
根據上面的分析,我們發現國際政治的博弈和緬甸內部民族矛盾的斗爭,確實讓緬甸國內的相當一部分人,都具備了反對密松電站建設的動機。但是,盡管這種動機可能十分強烈,卻還不能公開的擺到桌面上來說。例如,無論什么人,他總不能如實的說,為了能討好西方國家,我們必須停止中國的援建的項目吧不過,一旦有了這種討好西方的心結,他可能更愿意相信和傳播那些密松項目不利于緬甸的社會、經濟和生態環境的傳言。
大壩“威脅論”煽動民眾情緒
首先,很多人都喜歡炒作密松水電開發一定會破壞緬甸的生態環境。但是,緬甸最著名的民主人士昂山素季女士卻在關于伊洛瓦底江的請愿書中,談到了伊江上游目前森林砍伐、水土流失,雨季洪水、旱季缺水等一系列生態環境已經遭受極大破壞的現狀。然而,她可能沒有意識到,解決這一切生態環境問題的根本出路,只能是進行水利水電開發。例如,雨季的洪水與旱季的缺水,是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造成的。目前人類社會解決這一問題還沒有別的辦法,只有通過建造水庫,把雨季的洪水存儲下來,留到旱季里使用。正因為如此,現在世界各國水電開發程度越高的國家和地區的生態環境越好,經濟越發達,社會越進步。所以,根據昂山素季的呼吁,盡快地開發建設密松水電站,才是科學的保護緬甸伊洛瓦底江生態環境的最重要舉措。
此外,密松大壩的安全是影響緬甸民眾情緒的重要因素。一些密松電站一旦垮壩之后將會如何可怕的宣傳,非常聳人聽聞。不過,誰都不能否認,這些人命關天的致命威脅,可以用到世界上的任何一座大型水壩上去。然而,迄今為止全世界所有的發達國家,卻全都無一例外的仍然采用大型水庫蓄水的辦法解決各國的水資源矛盾和水電開發。事實證明,當代的科技已經使得大型水壩的安全性是絕對有保障的。緬甸也決不可能在發展經濟、保護生態的問題上,找出與世界文明完全背道而馳的例外選擇。
應該說,上述這些關于水電開發與生態環境的誤導宣傳,雖然有著很大的欺騙性,但還不是最致命的。因為,在緬甸的很多知識分子,也都知道現在世界各國普遍現實都是,水電開發程度越高的國家和地區的生態環境越好。
在密松電站的問題上,更能挑撥緬甸民眾情緒的,是關于中緬之間關系的一些的謊言。比如說:一些人喜歡拿密松電站建成之后,在BOT期間內,90%的電力將輸往中國來做文章,說這就是中國借機掠奪緬甸的資源。這安全是顛倒黑白的一派胡言。水能資源是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有著與化石能源完全不同的屬性。化石能源的總量是有限的,用一點就會少一點。而可再生能源的總量是時間的函數,總量無限,但是不能保存,你一天不用它就會流失掉。密松7級電站的水能資源大約相當于每年5000萬噸原煤,每年可減少一億噸二氧化碳的排放。如此豐富的清潔能源和巨大財富,晚開發一天,不僅是緬甸的巨大損失,絕對也是全人類的重大損失。
正確看待密松水電建設
凡是接觸過電力投資的人都知道,無論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電力投資的最重要保證是要拿到有市場保障的售電合同。緬甸政府之所以要找中國幫助開發緬甸的水能資源,也是看到了只有鄰近的中國,才能夠成為緬甸水電的可靠市場。加之中國政府也希望能用緬甸的清潔的水電,替代一部分煤炭發電,減少全球的二氧化碳排放。所以,就欣然接受了緬甸政府的幫助開發水電的要求。
為了能在投資緬甸水電的同時,解決好售電市場的難題,保障把緬甸豐富的水電開發出來之后,順利的銷售出去,中國企業必須要大幅度的增加投資。特地規劃建設一條從密松到中國廣州的特高壓輸電線路。即便如此,中緬之間的電力份額分配也不會是固定不變的,如果緬甸自留的10%免費電量用不了,可以打包賣給中國換取外匯。如果隨著發展,緬甸10%的電量不夠用了,也可以適當的增加緬甸的用電份額。
其實,這種根據緬甸的需要提供電力保障的情況,已經早有先例。瑞麗江一級水電站是中國在緬甸BOT合資建設的第一座水電站,裝機60萬千瓦,2006年12月簽署合資協議,按照瑞麗江一級電站的合資協議,緬方享有15%的免費電量,其余85%電量出口到中國。該電站2008年9月5日首臺機組投入商業運營后就開始向緬甸臘戌及曼德勒供電,2009年4月份全部6臺機組投產,3臺機組并入緬甸國家電網運行,達到該電站電量的50%。電力最遠送到了仰光,極大地改善了緬甸國家電網的供電能力。事實證明,中國協議吸納緬甸的水電決不是什么掠奪資源,而是要幫助緬甸形成穩固的電力市場,保證投資雙方的收益回報。
對于緬甸方面來說,伊江上游水電項目建成后,在特許經營期內,緬甸方面可以通過稅收、免費電量、股權分利等,獲取540億美元的直接經濟收益。項目移交后,緬甸政府不但可一次性再增加數百億美金的固定資產,并可再獲得上千億美元的運營收益。這個財富的總量,不會少于5000萬噸煤炭乘以40年。盡管如此,也有人曾挑撥說這些財富只對政府有利,與緬甸人民無關。先不說減排溫室氣體作用,關系到每個地球人的長遠利益,僅為密松工程配套建設的750公里公路和水文、氣象、地震觀測站網和一系列新興的城鎮,難道不能為改善當地民生創造良好的條件嗎在項目建設高峰期,僅工程本身的用工就將超過4萬人,能顯著增加當地就業機會。密松電站建成后,無疑將帶動起一座新興的城市,形成一個以密松大壩為中心的旅游勝地。周邊和緬甸的民眾無疑會受益無窮。
在密松電站的問題上,更能挑撥緬甸民眾情緒的,是關于中緬之間關系的一些的謊言。比如說:一些人喜歡拿密松電站建成之后,在BOT期間內,90%的電力將輸往中國來做文章,說這就是中國借機掠奪緬甸的資源。這安全是顛倒黑白的一派胡言。水能資源是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有著與化石能源完全不同的屬性。化石能源的總量是有限的,用一點就會少一點。而可再生能源的總量是時間的函數,總量無限,但是不能保存,你一天不用它就會流失掉。密松7級電站的水能資源大約相當于每年5000萬噸原煤,每年可減少一億噸二氧化碳的排放。如此豐富的清潔能源和巨大財富,晚開發一天,不僅是緬甸的巨大損失,絕對也是全人類的重大損失。
正確看待密松水電建設
凡是接觸過電力投資的人都知道,無論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電力投資的最重要保證是要拿到有市場保障的售電合同。緬甸政府之所以要找中國幫助開發緬甸的水能資源,也是看到了只有鄰近的中國,才能夠成為緬甸水電的可靠市場。加之中國政府也希望能用緬甸的清潔的水電,替代一部分煤炭發電,減少全球的二氧化碳排放。所以,就欣然接受了緬甸政府的幫助開發水電的要求。
為了能在投資緬甸水電的同時,解決好售電市場的難題,保障把緬甸豐富的水電開發出來之后,順利的銷售出去,中國企業必須要大幅度的增加投資。特地規劃建設一條從密松到中國廣州的特高壓輸電線路。即便如此,中緬之間的電力份額分配也不會是固定不變的,如果緬甸自留的10%免費電量用不了,可以打包賣給中國換取外匯。如果隨著發展,緬甸10%的電量不夠用了,也可以適當的增加緬甸的用電份額。
其實,這種根據緬甸的需要提供電力保障的情況,已經早有先例。瑞麗江一級水電站是中國在緬甸BOT合資建設的第一座水電站,裝機60萬千瓦,2006年12月簽署合資協議,按照瑞麗江一級電站的合資協議,緬方享有15%的免費電量,其余85%電量出口到中國。該電站2008年9月5日首臺機組投入商業運營后就開始向緬甸臘戌及曼德勒供電,2009年4月份全部6臺機組投產,3臺機組并入緬甸國家電網運行,達到該電站電量的50%。電力最遠送到了仰光,極大地改善了緬甸國家電網的供電能力。事實證明,中國協議吸納緬甸的水電決不是什么掠奪資源,而是要幫助緬甸形成穩固的電力市場,保證投資雙方的收益回報。
對于緬甸方面來說,伊江上游水電項目建成后,在特許經營期內,緬甸方面可以通過稅收、免費電量、股權分利等,獲取540億美元的直接經濟收益。項目移交后,緬甸政府不但可一次性再增加數百億美金的固定資產,并可再獲得上千億美元的運營收益。這個財富的總量,不會少于5000萬噸煤炭乘以40年。盡管如此,也有人曾挑撥說這些財富只對政府有利,與緬甸人民無關。先不說減排溫室氣體作用,關系到每個地球人的長遠利益,僅為密松工程配套建設的750公里公路和水文、氣象、地震觀測站網和一系列新興的城鎮,難道不能為改善當地民生創造良好的條件嗎在項目建設高峰期,僅工程本身的用工就將超過4萬人,能顯著增加當地就業機會。密松電站建成后,無疑將帶動起一座新興的城市,形成一個以密松大壩為中心的旅游勝地。周邊和緬甸的民眾無疑會受益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