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隨著我國融入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我國信息產業在“九五”期間年均增長速度超過30%,2000年總產值超過1.4萬億元。信息產業已成為我國第一支柱產業,對國民經濟的發展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1995年-1999年我國電信業務收入、電信業務總量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由1.46%、1.52%上升為3.4%、3.79%,特別是在1997年以后,電信業務總量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上升較快,從而也顯示出隨著國民經濟的增長電信業務對國民經濟的貢獻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隨著我國融入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我國信息產業在“九五”期間年均增長速度超過30%,2000年總產值超過1.4萬億元。信息產業已成為我國第一支柱產業,對國民經濟的發展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1995年-1999年我國電信業務收入、電信業務總量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由1.46%、1.52%上升為3.4%、3.
內容摘要:
摘要:加入WTO,中國將步入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全方位的開放給我國高等師范院校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入世”后,師范院校應如何發揮優勢提高辦學層次、爭得發展空間呢?本文試從更新觀念,深化改革,加快轉型等方面提出了應對的措施。
摘要:加入WTO,中國將步入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全方位的開放給我國高等師范院校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入世”后,師范院校應如何發揮優勢提高辦學層次、爭得發展空間呢?本文試從更新觀念,深化改革,加快轉型等方面提出了應對的措施。
關鍵詞:WTO,師范院校,對策
一、加入WTO對師范教育的影響
加入WTO后,受教育的需求將會明顯增加,普及教育的水平會迅速升高,大眾化的高等教育目標將逐步實現。師范院校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
1.師范院校體制上的弊端將充分暴露出來。教師教育觀念落后,教師培養水平滯后于社會發展要求,這些體制上的弊端在加入WTO后會明顯的暴露出來;封閉、定向、單一、終結式的教師培養模式與全球性、服務性教育方式的不相符合將成為阻礙師范院校發展的主要因素。
2.教育市場競爭加劇,師范院校失去了吸引優質生源的優勢。優質生源是一所學校的命脈。近年來,隨著我國對教育界的高度重視、教師的經濟收入明顯增加、社會地位不斷提高,直接吸引了眾多優秀的高中畢業生走入師范院校。加入WTO后,中國必將迎來一次全新的產業革命,這次產業革命的結果將使經濟、技術、信息專業的人才有了更多的發展空間。由于師范生受傳統教育模式的局限,職業定向、單一,在其它行業中,往往表現出底子薄、功底淺的現象。加之國外教育機構對優質生源的吸引,以及國外大企業直接參與培訓市場,都將直接影響師范院校的優質生源。
3.課程設計缺乏國際化標準。一直以來,師范院校的課程設計以單純面向中小學教育為主,并且大多數學校還沿襲著六、七十年代的課程設置,教學內容陳舊、知識結構單一,不能反映教育研究的最新成果。更新教材、加快課程改革是師范院校生存和發展的前提。
4.高等教育大眾化有利于師范教育的擴大和發展。加入WTO后,高等教育大眾化成為不可阻擋的趨勢。高等教育大眾化,首先要求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數與18-21歲適齡青年數之比要超過15%。到2010年,我國同齡人口高等教育入學率將從目前的9%提高到15%左右,初步邁人高等教育大眾化的門檻。因此,高等教育必將在短短的十年間有一個超常規的發展。高等教育的大發展一定帶動高等師范教育的大發展。
5.有利于新型人才的培養。入世后,對于任何國家來說,首先意味著打破貿易壁壘、參與廣泛競爭。在這種大環境的影響下,師范教育也必須站在適應經濟全球化的戰略角度,培養出具有全球視野、勇于創新的專業化的教師隊伍和復合型的勞動力資源。
6.有利于吸引海外資金和優質教育資源。資金的投入是學校發展的前提和基礎。一直以來,師范院校始終以政府經費支持為主。我國的財政性教育經費總支出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遠遠低于國際平均水平,距21世紀末4%的目標也還相差甚遠。而師范院校的投入不足尤為嚴重,辦學資金明顯不足。加入WTO后,師范院校有機會以合法的方式通過合作辦學、引進人才來吸納辦學資金、補充經費不足、提高辦學質量、擴大辦學規模。
二、應對措施
1.轉變教育觀念,更新教育理念。教育觀念的轉變是辦學的根本。加入WTO后,面對蜂擁而至的外國教育機構的挑戰、世界專業性人才流動的激烈競爭,師范院校必須要更新觀念、解放思想、立足國情、放眼世界,努力改革原有的師范教育體系,逐漸形成現代師范教育的新體制、培養專業化的教師隊伍;克服因循守舊的傳統習慣勢力,弘揚開拓創新精神,大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引導學生努力成為通曉古今中外、兼備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高素質人才。
2.突出師范特色,加快師范院校的轉型。加入WTO后,教育產業化成為一種不可阻擋的趨勢。要想爭得發展空間,必須加快師范院校的轉型。
(1)變傳統型的師范學校為綜合型師范大學。變傳統型的師范學校為綜合型師范大學一是要改變傳統高師院校單純對應中學課程的學科建設,在保持傳統的基礎性學科的基礎上,發展特色學科;二是要增加社會發展急需的應用型學科,打破傳統師范院校只有一類專業即“師范專業”的局面,大力發展教師教育以外的專業。從根本上擺脫傳統師范院校的辦學理念和范式,根據各自的辦學實力或轉型到“大學視范”的國際教師教育通行的軌道上來或進行職前職后一體化的培養模式。
(2)變終結式師范教育為發展性的師范教育。用發展的模式替代終結式的模式,突出教師成長的連續性、階段性、發展性是師范教育發展的新趨勢,也是師范院校迎接世界潮流的要求和必然表現。
3.以基礎教育的理論和實踐為依托,謀求基礎教育最高目標。加入WTO后,師范院校要肩負起發展基礎教育的重任,以基礎教育的理論和實踐為依托,謀求基礎教育的最高目標。
內容摘要:
摘要:國際貿易中的生態安全問題不可忽視。我國生態安全狀況本不容樂觀,面對加入WTO后的新挑戰,有關問題將會更加突出。鑒于現有國際與國內兩方面的法律機制對生態安全的調控存在諸多缺陷,我們迫切需要設計相應的法律對策,以有效維護我國的生態安全。
摘要:國際貿易中的生態安全問題不可忽視。我國生態安全狀況本不容樂觀,面對加入WTO后的新挑戰,有關問題將會更加突出。鑒于現有國際與國內兩方面的法律機制對生態安全的調控存在諸多缺陷,我們迫切需要設計相應的法律對策,以有效維護我國的生態安全。
關鍵詞:加入WTO;生態安全;法律調控
由于人口劇增和社會經濟發展,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壓力越來越大,生態安全問題日益凸現。廣泛意義上的生態安全概指自然生態和人類生態系統的穩定和發展不受威脅或破壞,它具有全球性、跨國性特征,亦可從一定地域空間觀察界定;國家生態安全即指一國賴以生存與發展的
本文來自 精品文庫網(www.onqlf.tw),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