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目的探討開塞露灌腸法與大量不保留灌腸法在解除老年人便秘中的效果比較。方法將62例需灌腸的老年患者按隨機數字排列表法分為試驗組與對照組,試驗組采用開塞露灌腸法;對照組采用大量不保留灌腸法。觀察并比較兩種灌腸法灌腸液保留時間、滲漏情況、舒適度及治療效果。結果試驗組患者灌腸液保留時間長,滲漏情況少,患者耐受好,治療效果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開塞露灌腸法對治療老年人便秘較大量不保留灌腸法可減輕患者不適,提高護理質量,而且治療效果好。
目的探討開塞露灌腸法與大量不保留灌腸法在解除老年人便秘中的效果比較。方法將62例需灌腸的老年患者按隨機數字排列表法分為試驗組與對照組,試驗組采用開塞露灌腸法;對照組采用大量不保留灌腸法。觀察并比較兩種灌腸法灌腸液保留時間、滲漏情況、舒適度及治療效果。結果試驗組患者灌腸液保留時間長,滲漏情況少,患者耐受好,治療效果優于對照組(P<0
內容摘要:
部按摩股骨頸骨折便秘的臨床觀察
便秘是股骨頸骨折患者的常見并發癥之一,近年來,我院對30例股骨頸骨折患者發生的便秘采用腹部按摩療法,收到了較好療效,現報告如下。
部按摩股骨頸骨折便秘的臨床觀察
便秘是股骨頸骨折患者的常見并發癥之一,近年來,我院對30例股骨頸骨折患者發生的便秘采用腹部按摩療法,收到了較好療效,現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60例均為2004年6月至2007年12月我院骨科病區股骨頸骨折住院患者,男24例,女36例;年齡53~91歲,平均73歲。住院時間平均為17d。便秘出現時間多在傷后1~5d。其中10例是因手術、損傷等強烈的疼痛刺激使機體處于應激狀態而引發的便秘;18例是因臥床制動造成的便秘;20例是不適應床上排便方式,主動控制便意引起的便秘;5例是因精神緊張,對骨折的轉歸與預后過分擔心導致的便秘;7例是因進食少,營養缺乏,飲食結構不合理所致的便秘。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腹部按摩組)和對照組各30例。兩組性別、年齡、便秘原因、住院時間基本相同,具有可比性。所有病例均符合以下三點:a)糞便堅硬,量少,排出困難;b)排便次數小于2~3次/周;c)排除腸道器質性疾病。
2治療方法
治療組:囑患者排空小便,平臥靜神,放松全身,排除雜念,腹式深呼吸,引意念于腸,同時暗示直腸放松,大便暢通。術者搓熱雙手掌后,右手掌在下重疊,自右下腹開始,圍繞臍部按順時針均勻用力推按腹部,按壓的力量以患者能接受為限,由輕到重,穩而持續,共繞臍60周,時間約10min;若體虛乏力者則可先繞臍順時針推按30周,再自左下腹開始繞臍逆時針推按30周。每日1次,在晚上睡覺前或早晨起床前操作。按摩后感到腸蠕動,有腸鳴音或肛門排氣者為佳。按摩期間停用其他通便治療。對照組:多食蔬菜水果等富含粗纖維食物,多飲水,每天至少2000mL,定時排便配合心理護理。
3結果
3.1療效標準 顯效:按摩開始后24h內排便且便次恢復到1~2d1次;有效:按摩開始后24~48h內排便且便次恢復到2~3d1次;無效:按摩開始后48h內未解大便。
內容摘要:目的探討老年患者便秘的臨床綜合治療療效。方法對我科臨床收治的便秘患者292例,進行健康教育、改善飲食生活習慣、腹部按摩以及注入瀉劑等綜合治療。結果顯效228例(78.1%),有效64例(21.9%),總有效率100%。結論在臨床工作中,對老年患者的便秘應采取綜合治療措施,特別強調改善飲食或生活習慣等非藥物治療。
目的探討老年患者便秘的臨床綜合治療療效。方法對我科臨床收治的便秘患者292例,進行健康教育、改善飲食生活習慣、腹部按摩以及注入瀉劑等綜合治療。結果顯效228例(78.1%),有效64例(21.9%),總有效率100%。結論在臨床工作中,對老年患者的便秘應采取綜合治療措施,特別強調改善飲食或生活習慣等非藥物治療。
老年;便秘;治療
Combinedtreatmentofconstipationinelderlypatients
[Keywords]e
本文來自 精品文庫網(www.onqlf.tw),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