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信息化工作情況匯報 幾年來審計工作實踐已經證明:沒有審計信息化,沒有金審工程,就沒有今天審計發展的新局面。可以說,審計信息化建設為我縣審計事業快速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現將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在這種發展的大形勢下,審計局信息化建設,可以說順應了信息化時代的新潮流。回顧我局信息化的發展,還得從從2003年說起。 當時碰到的幾件具體事對我們審計人員觸動很大。一件是2003年對縣人民醫院的審計中,該單位的財務核算全部實行了計算機記帳,而我們不僅沒有相應的審計軟件,就連能熟練操作計算機的人也沒有,只好一遍一遍地要求財務人員給他們打印有關的會計資料,不僅工作效率非常低,而且事事受制于人,審計質量明顯受到影響。第二件是對縣地稅系統審計中,由于地稅局上下已經聯網,有關重要資料全都存在計算機內,而審計人員由于不懂計算機審計技術,無法進入網絡系統獲取重要數據,只能對會計報表、帳簿進行外圍審計,
審計監督工作情況匯報
從全國來看,“審計風暴”已備受國內外廣泛關注。從全縣來看,審計監督工作已經深入人心。全縣各級各部門非常重視和支持審計工作,對國有企業的破產改制清算審計工作、“普九”債務化解工作,社保、醫保、救災等各類“民生”資金的審計工作都能積極配合,通力協作,審計工作的環境越來越好。同時,我局還積極完
成上級主管部門交辦各類委托授權項目審計,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果。2006年全縣農村信用信的行業審計、2007年工商行政管理局的財務收支審計,查處的問題多、移交的案件多,在全省信用社、工商行政管理系統引起了強烈反響,在全省審計部門樹立了審計良好形象。
審計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產物。審計事業能有今天的發展成就,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改革開放三十年來取得的豐碩成果。
監督主體:審計隊伍逐步發展壯大
乘著改革開放的東風,1984年1月,縣審計局正式成立,定編8人。1987年設辦公室、行政事業審計股、企業審計股三個股室。1989年,新增設了財政金融股。1996年撤銷企業審計股,設立工交基建審計股、商貿外資審計股、農林水審計股、鄉鎮財政審計股。1988年成立縣審計事務所和會計事務所,承擔社會審計,1996年撤銷兩個事務所,2000年設立縣審計技術服務中心。2002年機構改革中,縣審計局“三定”方案明確設辦公室、行政事業審計股、財政金融股、經濟貿易審計股、基建外資審計股,定編17人,其中行政編16人,事業編1人。2003年,新增設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室,主任高配為副科級,新增事業編3人;2008年,增設法制股。目前,全局下設辦公室、行政事業股、財政金融股、經濟貿易股、基建投資股、經濟責任室、法制股“五股二室”,下屬單位有縣審計技術服務中心,實有干部職工52人,其中局機關在職干部職工33人,退休干部5人,審計中心干部職工14人;具有審計師、會計師、建工師、造價師等中級職稱15人。
縣審計局從成立至今,大致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第一階段為起步創業階段,從1984年至1995年,歷經社會主義有計劃的商品經濟時期和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過渡階段。局長劉昌宇帶領全局干部職工,本著“邊組建、邊工作、抓重點、打基礎”的基本原則,從無到有,艱苦創業,打下了扎實的基礎。第二階段為較快發展階段,從1996年到2001年,正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初步建立時期。局長寧梅生與全體審計人員一道,按照“積極發展、逐步提高、全面審計,突出重點”的工作思路,強化審計力度,拓寬審計領域,在全社會樹立了審計形象和威信。第三階段為快速發展階段,從2002年到今,適逢黨的十六大、十七大相繼召開,改革開放取得突破性進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初步建立并不斷完善的良好發展時期。局長柏一秀率全局干部職工,堅持“依法審計、服務大局、圍繞中心、突出重點、求真務實”的工作方針,解放思想,迎難而上,開拓創新,加快發展,開創了全縣審計事業發展的新局面,為規范全縣財經秩序、推動縣域經濟又好又快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監督職能:適應形勢變化而拓展
現行的審計監督制度始于1982年五屆全國人大通過的憲法之規定。1983年9月,國務院設立了國家審計署,縣以上各級人民政府相繼成立了審計局;1985年8月,國務院公布了《國務院關于審計工作的暫行規定》;1988年12月,國務院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條例》;1994年 八屆人大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1994年8月,八屆全國人大通過了新中國成立以后的第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2006年2月,十屆全國人大通過了《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的決定》修正案。由此可見,經濟社會的階段性發展,審計條例、審計法律都會頒布實施并逐步完善。
在這種大背境下,審計部門的監督職能也作出了相應的調整。通過二十多年的不斷完善發展,審計監督職能已經從單一的經濟監督向經濟監督、經濟鑒證(報表和經濟資料的鑒定、證明)、經濟評價(評定、建議)多種職能轉變,從單純的財務收支審計向績效審計轉變。從我縣實際來看,目前的審計監督同縣審計局成立之初相比,監督方式、監督領域、監督力度等方面都發生了很大變化。
監督方式上:審計局成立之后不久的幾年時間里,都是各被審單位將報表、憑證及相關的會計資料送到審計局接受審計——送達審計。后來大家感到這種方式監督難以到位,隨后開始上門到各被審單位搞審計——就地審計。目前普遍實行就地審計,輔之以審計調查和計算機審計,使審計監督更為深入全面。
監督領域上:上個世紀九
[]
十年代末以前,審計監督主要對行政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的財政財務收支進行審計。隨著經濟社會各方面發生的深刻變化,特別是近幾年中央惠民政策的推行,中央財政轉移支付的加大,審計監督領域不斷拓寬,已涉及到經濟領域的各個方面。目前已發展到財政預決算審計、基建投資審計、經濟責任審計、專項資金審計、涉農資金審計、授權委托審計等方方面面。簡言之,凡
是涉及國家財政資金、國有資產管理或領導干部經濟責任的,都有審計監督的足跡。
監督力度上:從看原始憑證、打算盤等查“死帳”到查看憑證資料、開展審計調查、分析挖掘、建議評價等多種手段,由表及里,使監督層面更深,查處力度更大,查處問題更多。僅2008年,我局就查出各類違規行為金額4360萬元,移送紀檢司法機關案件3件。
監督成果:社會各屆越來越關注
審計機關履行審計監督職能,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審計成果的整合、提升、運用的程度。二十五年來,全縣審計工作成績有目共睹,審計成果的運用也日益充分,審計工作在社會上的影響也越來越大。
審計工作得到了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近幾年來,縣委、縣人大、縣政府、縣政協縣委、縣政府的審計工作,每年都聽取審計工作情況匯報,并召開專題財稅審計工作會議,對審計工作更是高看一等,厚愛一層,出臺了一系列制度和文件,為審計工作保駕護航。同時,審計建議也得到了各級領導重視并予以認真采納。2005年3月,縣政府辦下發了“縣國有企業改制破產終結清算期間財務收支審計辦法”的通知;2005年12月,縣委組織部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做好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意見”,并建立了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工作聯席會議制度;2006年1月,縣委辦、縣政府辦下發了“關于印發縣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工作制度的通知”;2008年7月,縣政府辦出臺了“縣國家建設項目審計監督辦法”,等等。這些文件制度,使我縣的審計監督工作走上了科學化、規范化軌道。
社會各屆高度關注審計工作。從全國來看,“審計風暴”已備受國內外廣泛關注。從全縣來看,審計監督工作已經深入人心。全縣各級各部門非常重視和支持審計工作,對國有企業的破產改制清算審計工作、“普九”債務化解工作,社保、醫保、救災等各類“民生”資金的審計工作都能積極配合,通力協作,審計工作的環境越來越好。同時,我局還積極完成上級主管部門交辦各類委托授權項目審計,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果。2006年全縣農村信用信的行業審計、2007年工商行政管理局的財務收支審計,查處的問題多、移交的案件多,在全省信用社、工商行政管理系統引起了強烈反響,在全省審計部門樹立了審計良好形象。
2008年12月29日,全國審計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上,審計署對2007年度23個全國地方優秀審計項目進行了表彰,通報表彰了縣審計局實施的縣廣播電視局原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項目,湖南省僅此一家,也是全市審計機關自成立以來的第一個受國家審計署表彰的優秀項目。榮譽的背后,充分體現了我局在審計監督方面作出的突出成績。
正因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建設不斷發展,才有了審計部門干事創業、施展才干的廣闊舞臺。可以預見,隨著審計信息化的不斷發展,審計監督的明天必將更加美好!
《元旦春節期間監督檢查自查工作情況匯報》精選《元旦春節期間監督檢查自查工作情況匯報》10篇《元旦春節期間監督檢查自查工作情況匯報》大全《元旦春節期間監督檢查自查工作情況匯報》范文就在精品文庫網為進一步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確保廉潔文明過節,按照集團公司關于2016年元旦春節期間強化監督執紀問責工作有關安排部署,公司高度重視,成立領導組,認真落實監督檢查工作。現將公司監督檢查自查情況匯報如下。一、高度重視,強化領導。為了確保監督檢查工作的合理安排,有序進行,一接到集團公司的有關文件,公司領導就高度重視、統一思路,認真安排了具體落實工作。下發了《**公司2016年元旦、春節期間監督檢查工作實施方案》,詳細安排了公司監督檢查自查的具體步驟。成立了監督檢查領導小組,由公司黨委書記任組長,分管黨務的副書記和紀委書記任副組長,班子其他人員為成員,負責內部自查工作的組織協調和安排部署工作。領導組下設了監督檢
本文來自 精品文庫網(www.onqlf.tw),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