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
[論文摘要]社會實踐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活教材,用好這一活教材,對大學生內化“四信”意識、塑造健全人格、樹立正確人生觀和培養自我教育能力等都有重要意義。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應盡快從合理組織規劃、完善保障機制,制定考核體系、強化獎勵機制、建立實踐基地、提高實踐質量等方面入手,革除現行小集中、大分散實踐模式的種種弊端,完善優化其模式,用活教材教活思想政治理論課。
[論文摘要]社會實踐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活教材,用好這一活教材,對大學生內化“四信”意識、塑造健全人格、樹立正確人生觀和培養自我教育能力等都有重要意義。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應盡快從合理組織規劃、完善保障機制,制定考核體系、強化獎勵機制、建立實踐基地、提高實踐質量等方面入手,革除現行小集中、大分散實踐模式的種種弊端,完善優化其模式,用活教材教活思想政治理論課。 [論文關鍵詞]思想政治理論教育大學生社
內容摘要:
確立科學發展觀在思想政治理論教育教學中的指導地位,通過構建政治理論新課程體系、改進教學方法、課外多種教育途徑滲透、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等措施,推動科學發展觀“三進入”工作。
確立科學發展觀在思想政治理論教育教學中的指導地位,通過構建政治理論新課程體系、改進教學方法、課外多種教育途徑滲透、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等措施,推動科學發展觀“三進入”工作。
高等教育;科學發展觀;思想政治理論;教學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密結合學員的思想實際,迅速展開科學發展觀進教材、進課堂、進學員頭腦的工作,對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理論教育教學有著重要的意義。
1統一思想認識。確立科學發展觀在思想政治理論教育教學中的指導地位
科學發展觀反映了我們黨對發展問題的新認識,思想政治理論教育必須隨著我們黨在理論上的重大創新、在戰略上的重大調整而不斷發展推進。確立科學發展觀在思想政治理論教育
教學中的指導地位,扎實做好科學發展觀“三進入”工作,需要把握以下4個方面的基本要求:①要把用科學發展觀武裝學員作為根本任務。圍繞開好科學發展觀專門課和用科學發展觀統領各門課程,精選教學內容,嚴格施教,使科學發展觀真正成為政治理論教學的主線,確保政治理論教學始終跟著黨的理論創新步伐。②把強化學員思想政治素質和促進學員全面發展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確立學員為本、素質為重的觀念,在貼近實際、貼近部隊、貼近學員上下功夫,增強政治理論教學的針對性、實效性,引導學員自覺把科學發展觀轉化為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轉化為立身做人的行為準則。③把加強對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的研究作為重要推動力。深化對科學發展觀的時代背景與實踐基礎、科學內涵與邏輯體系、精神實質與歷史地位等方面的研究,堅持理論聯系實際,以研究促教學,切實提高科學發展觀教學的科學含量。④把加強教員隊伍自身建設作為基本保證。引導政治教員牢固樹立責任重大、崗位重要、使命光榮的思想,注重提高業務素質和教學水平,使政治教員真正成為科學發展觀的堅定信仰者、優秀傳播者和忠誠實踐者。
2搞好課程設置。構建以黨的創新理論教學為重點的政治理論課程新體系
當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正經歷著新一輪的調整和改革,2006級新學員已按新的政治理論課程設置方案展開教學。2006年6月,總政印發了《科學發展觀教學要點》,對全軍院校開展科學發展觀教學作了統一和規范。我們在認真執行總部有關政治理論課教學規定的前提下,根據軍醫大學培養目標要求和教學對象特點,對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進行了調整優化:
2.1單獨設課,在任職教育班次單獨開設《黨的創新理論與實踐》課
以總政印發的《科學發展觀教學要點》和中宣部組織編寫的《科學發展觀學習讀本》為基本依據和主要教材,按30課時6個專題,集中講授科學發展觀:即科學發展觀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科學發展觀與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科學發展觀與禮會主義政治建設、科學發展觀與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科學發展觀與國防和軍隊建設、科學發展觀與人的全面發展,把深入學習科學發展觀作為黨的創新理論教學的重要內容突出出來。
2.2多科滲透,努力發掘各門政治課與科學發展觀的聯結點
組織教員認真梳理課程內容,明確各門政治理論課貫徹科學發展觀的切入點和側重點。比如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中,注重從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等角度,講清科學發展觀是指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講清科學發展觀的唯物辯證法特征。在《當代世界經濟政治與國際關系》課程中,著重講清中國堅定走和平發展道路,倡導建立和諧世界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現實性等。把科學發展觀納入教學,既要有濃厚的時代氣息、鮮活的社會素材,又要有較高的理論知識含量。
2-3建設精品課程
在學歷教育本科班次,把《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課作為貫徹科學發展觀的精品課程來建設,在內容設計、方法選擇、教員配備等方面都要起到示范作用。科學發展觀是對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繼承、豐富和發展,在《概論》課中既要講清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發展脈絡,又要突出科學發展觀的理論創新和實踐價值。
2.4加強人文社會科學選修課
以廣博的人文社科知識作鋪墊,學員對科學發展觀的理解才能有厚實的基礎。根據軍隊醫學院校的培養要求,開設《政治學概論》、《經濟學概論》、《社會學概論》、《中國傳統文化概論》、《西方哲學思潮評介》、《公共關系學》等l0多門人文社科選修課,與5門政治理論必修課相配套,建構具有軍醫大學特色的融政治理論與人文社科于一體的德育課程體系。
3改進教學方法,增強思想政治理論教學的現實針對性和感染力
推動科學發展觀“三進入”,要在教學方法上改進和創新,使之與新時期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的時代特征和學員的發展要求相適應。
3.1開放式教學
全球化的新形勢下,社會生活紛繁復雜,各種信息相互激蕩,單一的封閉式的課堂教學已適應不了形勢變化發展的要求。思想政治理論課應采取開放式的教學模式。要在教學內容上開放,引導學員從國內到國外,從歷史到當前,進行多角度探索和分析。要在教學形式上開放,把學校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通過社會調查、參觀訪問、公益勞動等,配合課堂教學,使學員在開放的環境中感受八面來風,對理論問題有開闊的視野和全面的把握。
3.2案例式教學
青年學員注重實際,反感空洞的理論說教,他們對社會的現實矛盾、熱點問題敏感好奇。精選社會生活中的典型案例開展教學,會讓學員更深切體會到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的現實意義和指導作用,萌發出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陛。
內容摘要:
高校發展,在理論和實踐上都會遇到“建設一個什么樣的大學”和“如何建設這樣的大學”問題。以科學發展觀指導高校發展,就是要解決好這兩個根本性問題,實現高校的健康、和諧、可持續發展。
高校發展,在理論和實踐上都會遇到“建設一個什么樣的大學”和“如何建設這樣的大學”問題。以科學發展觀指導高校發展,就是要解決好這兩個根本性問題,實現高校的健康、和諧、可持續發展。
以科學發展觀指導高校發展定位
簡言之,發展定位問題就是解決“建設一個什么樣的大學”的問題,它是關系到高等教育科學發展、統籌發展、和諧發展的戰略性問題,對高校發展戰略的選擇起著重要的指導作用。受多方面因素特別是擴招的影響,一些高校在發展定位上出現了攀高、求大、尚名、逐利、趨同等不良的傾向和誤區,阻礙了高等教育改革發展進程和高校發揮自身優勢,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能力的進一步提高。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
本文來自 精品文庫網(www.onqlf.tw),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